|
凌歊臺送韋(一作韓)秀才 / 作者:許渾 |
云起高臺日未沉,數村殘照半巖陰,野蠶成繭桑柘盡,溪鳥引雛蒲稗深。
帆勢依依投極浦,鐘聲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遞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
|
凌歊臺送韋(一作韓)秀才解釋: 《凌嶠臺送韋(一作韓)秀才》,詩人許渾,描繪了秋日景色中帶有離別的情思。詩意深沉,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去的友人的思念和離別的憂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云起高臺日未沉,
數村殘照半巖陰。
野蠶成繭桑柘盡,
溪鳥引雛蒲稗深。
帆勢依依投極浦,
鐘聲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遞故人去,
一夜月明千里心。
詩中第一句“云起高臺日未沉”,描述了云升起的高臺,在太陽未落山前的景象。這暗示了白天即將結束,夜晚的離別即將來臨。
接下來的“數村殘照半巖陰”,描繪了夕陽下的殘照和巖石的陰影。這里的景象暗示了時間的逝去和別離的臨近。
“野蠶成繭桑柘盡”,描述了野蠶吐絲成繭,桑樹和柘樹的葉子漸漸凋落。這里的自然景象象征著事物的成長與終結。
“溪鳥引雛蒲稗深”,描繪了溪水中的鳥兒引導著幼雛們前往茅廁深處。這里的畫面充滿了生命力和自然的秩序。
“帆勢依依投極浦,鐘聲杳杳隔前林”,描述了帆船緩緩駛入遙遠的港灣,鐘聲從前方的林木中隱約傳來。這里的景象象征著離別的來臨和分別的悲傷。
最后一句“故山迢遞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去的思念之情。詩人把心思寄托于夜晚明亮的月光之下,表達了他對離去友人的思念之深。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來表達離別的情感,通過對時間流逝、自然變化的描繪,傳遞了深沉的離別和思念之情。詩人以婉轉、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感慨,使讀者在欣賞自然景色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人生的遼闊和情感的真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