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關 / 作者:許渾 |
朝纓初解佐江濱,麋鹿心知自有群。
漢囿獵稀慵獻賦,楚山耕早任移文。
臥歸漁浦月連海,行望鳳城花隔云。
關吏不須迎馬笑,去時無意學終軍。
|
|
出關解釋: 《出關》是唐代詩人許渾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戰爭結束后,朝廷已經安定,離開朝廷后,我對江邊的麋鹿感到親切。
我在漢地奉命打獵的時候,文采被埋沒了;我在楚山務農的時候,文采也被忽視了。
現在,我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在漁浦躺下,看著月亮從大海上升起。
我出發去往鳳城,卻發現花朵正遮擋云彩。
關卡的官員看到我,也不用迎馬示意,只是笑笑而已。
離開朝廷,我并沒有成為像朝廷里那些軍師一樣的人。
詩意:
《出關》詩中表達了詩人許渾離開朝廷和政治生活后的心境和感慨。他離開朝廷后,對自然和生活的關注和熱愛逐漸回歸,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使命和價值。詩中描繪了他在江邊觀賞麋鹿、在農田勞作的場景,表達了對紛擾世事的拒絕,愿意追求簡單自由的生活。最后,他返回故鄉,在漁浦觀賞月亮,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許渾個人的離官之愿為出發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來表達對繁雜政治生活的厭倦和對簡單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反轉的手法,將朝廷和政治生活與自然和寧靜進行對比,傳達出對自由與寧靜的渴望。通過描繪詩人離開朝廷后的安逸生活和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展現了一種追求自由和寧靜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返璞歸真生活的向往,賦予了人們思考和追求內心自由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