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寇入銀山 / 作者:貫休 |
草草穿銀峽,崎嶇路未諳。
傍山為店戍,永日繞溪潭。
燒地生芚蕨,人家煮偽蠶。
翻如歸舊隱,步步入煙嵐。
|
|
避寇入銀山解釋: 《避寇入銀山》
貫休
草草穿銀峽,
崎嶇路未諳。
傍山為店戍,
永日繞溪潭。
燒地生芚蕨,
人家煮偽蠶。
翻如歸舊隱,
步步入煙嵐。
中文譯文:
匆匆穿過銀色峽谷,
道路崎嶇不熟悉。
靠山而建的店鋪當作壁壘,
整日繞行溪潭。
火焰燒烤著地面的雜草和蕨菜,
人們在家中煮著蠶蛹。
仿佛回到了以前的隱居生活,
一步一步走進迷霧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貫休因為戰亂而被迫逃難的心情和經歷。詩人在亂世中行走,路途艱辛,不熟悉地形。他依靠山上的店鋪作為避難所,整日在溪潭周圍徘徊。
詩中提到的“燒地生芚蕨”,表明了戰亂過后的景象,燒掉的地面雜草和蕨菜重新生長。而人們也只好煮著蠶蛹為食,生活艱辛。
最后兩句“翻如歸舊隱,步步入煙嵐”,表達了詩人仿佛回到了過去的隱居生活,在迷霧中漸漸遠離塵世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戰亂背景下的逃難情景,表達了作者避難途中的困境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充分展現了唐代社會動蕩不安的現實情況。詩詞以其形象明快的寫作風格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名利之外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