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于兢補闕赴京 / 作者:貫休 |
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
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
|
|
送于兢補闕赴京解釋: 送于兢補闕赴京
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
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送兢補闕赴京
我迷失了道路,不知不覺來到了清朝。
領(lǐng)悟了一句話,如雪覆蓋了高山,送你去登上玉帝的殿堂。
寒氣驚動了蟬聲,涼意觸及了火云的崩裂。
如果你遇到從南方來的使者,不要忘記向他問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貫休在送別兢補闕赴京任職時所作。詩中描繪了離別的情景以及對未來的期望。
詩的前兩句“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暗示了詩人對自身道路的迷茫和來到未知時代的不可思議。詩人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來到了清朝時期,對此感到吃驚。
接下來的兩句“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前給兢補闕傳授了一句重要的教誨,如雪一般覆蓋在巍峨山岳之上,寓意著重要的寄托和期望。送行者送他登上玉皇大帝的殿堂,希望他在新的任職崗位上能有所成就。
后面兩句“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運用冷涼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冷寒的氣息打破了蟬聲的和諧,涼意觸及了火云的崩裂,暗示著變動和不確定。
最后一句“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表達了送行者對兢補闕在新環(huán)境中的期望和關(guān)切,希望他在南方遇到的使者能向他打聽一下情況,并以此來維持聯(lián)系。
整首詩詞用意隱晦,寓意深遠,通過唐代時光穿越的情景,表達出送行者對兢補闕未來的期望和祝愿。詩中所運用的冷涼意境也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和離別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