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鄭準赴舉 / 作者:貫休 |
兩河兵火后,西笑見吾曹。
海靜三山出,天空一鶚高。
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覓,栽桃近海濤。
|
|
送鄭準赴舉解釋: 《送鄭準赴舉》
兩河兵火后,西笑見吾曹。
海靜三山出,天空一鶚高。
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覓,栽桃近海濤。
中文譯文:
兩河在戰亂之后,西方的笑容見證了我們的團結。
海水平靜,三座山峰拔地而起,天空中一只鶚鷹高飛。
我們租下槐樹下的小屋,行走在被積雪覆蓋的田野。
將來的某一天,我們要相聚一起,種植桃樹靠近海濤。
詩意:
《送鄭準赴舉》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人以兩河兵火為背景,展示了人們在戰亂之后,依然保持堅定的友誼和團結。詩中描述了一片寧靜的海景和高山之上的一只鶚鷹,凸顯了自然的壯麗和生機。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將來相聚的期望,并以桃樹與海濤的比喻,寓意著友誼和平安。
賞析:
本詩以簡潔而豐富的語言描繪了戰亂后的大好時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詩人通過西方的笑容,表達了對友誼和團結的贊美。同時,海靜和高山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令人感嘆。最后,詩人用桃樹和海濤的比喻,寓意著友誼的長久和美好的未來。整首詩意蘊含而深遠,通過具象的描寫和雋永的語言營造出一種恬靜而美好的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美好的愿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