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嚴秀才還蜀 / 作者:王維 |
寧親為令子,似舅即賢甥。
別路經花縣,還鄉入錦城。
山臨青塞斷,江向白云平。
獻賦何時至,明君憶長卿。
|
|
送嚴秀才還蜀解釋:
中文譯文:
送嚴秀才還蜀
寧愿為兒子掌管官職,
宛如舅舅待賢甥。
離別之路途徑花縣,
歸鄉入錦城。
山巒俯瞰青塞斷,
江水流入白云平。
何時獻上我的詩賦,
明君會想起長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為了送別嚴秀才最好的友人而寫的。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朋友嚴秀才的深厚感情和對他未來的祝福。
首先,作者表達了自己寧愿代替他的父親擔任官職來保護他的決心。這種親情之深可以從作者用“寧愿”來強調表達,以及夸張的比喻“似舅即賢甥”來形容友情的深厚。
然后,詩歌描述了嚴秀才離別途中經過的地方。花縣、錦城是兩個地名,也可以理解為代表了世間繁華或者家鄉的漂亮城市。作者通過描述這些地方,彰顯了友人離開家鄉,踏上外面世界的旅程。
接著,作者通過描繪山巒和江水的景物來表達離別之情。在山臨青塞斷的描寫中,作者用山巒的高處俯瞰的視角來表達友人的離去,以及心情上的離別之感。江水流入白云平的描寫則表現了作者對友人未來前程的祝福,希望他事業平穩,成功昌盛。
最后,詩歌以問句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獻上自己詩賦的期待,也表達了友情之深。明君和長卿是作者筆名,這里也可以理解為指代作者自己。由于作者以詩人的身份寫詩,希望能夠獻上自己的作品來紀念友情,所以詢問何時能夠將詩賦獻給友人。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以及對友人前程的祝福,展現了唐代王維詩歌的典型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