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裴相公赴鎮太原 / 作者:張籍 |
盛德雄名遠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維。
銜恩暫遣分龍節,署敕還同在鳳池。
天子親臨樓上送,朝官齊出道傍辭。
明年塞北清蕃落,應建生祠請立碑。
|
|
送裴相公赴鎮太原解釋: 《送裴相公赴鎮太原》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盛德雄名遠近知,
功高先乞守藩維。
銜恩暫遣分龍節,
署敕還同在鳳池。
天子親臨樓上送,
朝官齊出道傍辭。
明年塞北清蕃落,
應建生祠請立碑。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裴相公出使太原的作品。裴相公是一位聲名顯赫、德行卓越的官員,他的功績備受贊譽,因此他在前往太原擔任官職之前,先向皇帝請求留守邊疆以維護國家安全。皇帝頒賜了龍節作為臨時的封號,并下詔讓他暫時留在鳳池。
皇帝親自上樓送行,朝廷的官員們紛紛在道路兩旁辭別裴相公。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明年裴相公將前往塞北,平定邊疆上的蕃族叛亂,屆時應該在那里建立一座祠堂,以紀念裴相公的功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裴相公的離別情景。首先,詩人贊揚裴相公的德行和聲名遠近皆知,他的功績也是令人敬佩的。裴相公在得到皇帝的恩賜后,請求留守邊疆,展示了他對國家安全的忠誠和擔當。
接著,詩人描寫了皇帝親自上樓送行的場景,以及朝廷官員們紛紛在道路兩旁送別的情景。這種殷殷的送別態度表達了對裴相公的崇敬和贊賞,也凸顯了裴相公的重要地位和功績。
最后兩句描述了裴相公明年將前往塞北平定邊疆的情景,詩人建議在那里建立一座祠堂來紀念他的功績,意味著裴相公的事跡將被子孫后代永久銘記。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裴相公的敬仰和對他未來使命的期望。同時,詩人也通過描繪送別的場景,展示了當時唐代朝廷對功勛卓著的官員的尊重和贊揚。這首詩詞融合了對個人英雄事跡的贊美與對國家安全和穩定的關注,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