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隱者 / 作者:溫庭筠 |
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
醉后楚山夢,覺來春鳥聲。
采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
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
|
贈隱者解釋: 贈隱者
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
醉后楚山夢,覺來春鳥聲。
采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
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中文譯文:
給隱士
茅草搭建的小屋中有薇草和蕨草相伴,爐火溫暖,一件輕薄的裘衣御寒。
醉酒之后會做出楚山的夢境,醒來時可以聽到春天的鳥鳴聲。
在采茶的時候,溪邊的樹木呈現出翠綠的色彩,在煮藥時,石泉的水是清澈的。
不問世間的事務,心靈擺脫紛擾,過上寧靜的人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隱士的生活,描述了一種心境寧靜、超脫塵世的狀態。詩中的隱士舍棄了世俗的喧囂,廢棄了房屋的奢華,選擇了簡樸的茅堂。他并不在乎物質的貧富,而是專注于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在這間茅堂中,薇草和蕨草相伴,溫暖的火爐旁有一件輕薄的裘衣。這些描寫表達了隱士淡然的生活態度和對物質的超脫。他不求富裕的穿著,也不需豪華的居所,他已經找到了內心的滿足。
在隱士獨處的時候,他會醉酒,進入楚山的夢境,這個夢境充滿了美好和自由。醒來時,春天的鳥鳴聲陪伴著他,這是自然的聲音,自由而安靜。
隱士在采茶時,看到了溪邊樹木的翠綠色,這是自然中的一片寧靜。飲藥時,石泉清澈無比,也是一種純凈和平靜的象征。
最后兩句“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冷淡和放下物欲的態度。他不關心人世間的紛爭和利益爭奪,專心追求心靈的平和和內心的安寧。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隱士的生活,表達了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愿望。隱士通過擺脫世俗的束縛,尋找到了一種超然的境界,這種境界不受外界干擾,能夠享受自然和內心的真正寧靜。詩人溫庭筠通過這首詩詞,贊美了隱士的生活方式,表達了對繁雜世事的厭倦,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