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放自杭州與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簡吏部楊侍郎制文 / 作者:劉長卿 |
片石羊公后,凄涼江水濱。
好辭千古事,墮淚萬家人。
鵩集占書久,鸞回刻篆新。
不堪相顧恨,文字日生塵。
|
|
朱放自杭州與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簡吏部楊侍郎制文解釋: 朱放自杭州與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簡吏部楊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
凄涼江水濱。
好辭千古事,
墮淚萬家人。
鵩集占書久,
鸞回刻篆新。
不堪相顧恨,
文字日生塵。
譯文:
羊公為片石之后,
江水濱邊凄涼。
優美的辭章記錄著千古事,
跌落的淚水代表萬家人的悲哀。
鷺鳥長時間占據著書籍,
鳳凰回歸時篆刻了新的字。
無法忍受相互依偎的悲恨,
文字漸漸沉淀為塵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寫給朱放的回文。朱放是劉長卿的朋友,當時劉長卿離開杭州返回故鄉,朱放在江水邊為他立碑,并以此奉獻給楊侍郎。詩人以凄涼的江水為背景,抒發了自己過往的遭遇和對文字的思考。
詩中描述了江水邊凄涼的景象,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悲涼與無奈。好辭千古事,墮淚萬家人,表達了詩人對歷史中眾多悲劇事件的感傷和同情。鵩集占書久,鸞回刻篆新,這兩句描繪了鷺鳥盤踞已久的情景,以及鳳凰回歸時所刻下的新字,暗喻文字的沉淀和演變。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文字的失望和厭倦。文字作為一種媒介,往往會引發紛爭和誤解,文字日生塵,指的是文字成為爭論和爭端的源頭,漸漸淪為塵埃無人重視。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歷史悲劇的思考與擔憂,同時也表達了對文字及其使用方式的反思。通過描繪凄涼的景象,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大時代的悲歡相連,深化了詩的內涵,增加了詩的情感力量。該詩表達了劉長卿對世事的深思熟慮和批判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