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 / 作者:劉長卿 |
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
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
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
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
|
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解釋: 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
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
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
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
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中文譯文:
不了解閩中的道路,卻遙遠地感受到了別后的心情。
猿猴的聲音傳入山嶺深處,鳥兒的路跡問詢著行人的內心。
旅途上吃以夷方式的飯菜,方言卻聽懂了越國的音韻。
西征之后,必定要設立起官署,早晚會使用陳琳的才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寫給崔載華和張起之兩位離別朋友的送別詩。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朋友們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對他們未來在閩中的生活表示了希望和期待。
詩中的“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們遠行的不安和擔心,但又能夠感受到朋友們離別后的心情。通過描寫猿聲入嶺和鳥道問人的情景,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朋友們的叮嚀和關切,希望他們能夠順利度過旅途的困難。
接下來的兩句“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描繪了朋友們在旅途中品嘗陌生的飯菜,但卻能夠理解當地方言的情景。這一句反映了朋友們適應新環境、融入當地生活的努力和進步,同時也體現了朋友之間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最后兩句“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則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們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期待。詩人希望朋友們能夠在西征中建立起成功的官職,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早晚使用陳琳的才能,這是對朋友們事業興旺的美好祝愿。
總之,這首詩通過描繪旅途中的困苦和別離的傷感,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們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朋友們未來發展的希望和祝福。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呈現了對友誼和人生的真摯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