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 / 作者:劉長卿 |
番禺萬里路,遠客片帆過。
盛府依橫海,荒祠拜伏波。
人經秋瘴變,鳥墜火云多。
誠憚炎洲里,無如一顧何。
|
|
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解釋: 詩詞《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講述了唐朝劉長卿送別遠客張司直前往嶺南的情景。詩中描繪了幽美的風景和歷史傳說,表達了對遠客的思念和祝福。
詩中提到的番禺,是今天的廣州市,離唐朝的都城長安有萬里之遙。遠客張司直片帆過萬里路,來到了遙遠的嶺南地區。盛府指的是嶺南地方的地方政府,依海而建。荒祠則指的是伏波山上供奉伏波將軍的寺廟。詩人說自己向伏波將軍虔誠地行禮。
詩中還提到了秋天的瘴癘,以及火云中墜落的鳥。瘴癘指的是嶺南地區盛行的瘟疫,鳥墜火云則傳說是嶺南地區的自然現象。詩人表達了對遠離瘴癘和險惡環境的擔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張司直一生的敬佩和祝福。炎洲指的是炎帝,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之一,炎帝的故鄉據說就在嶺南地區。詩人說他真的很擔心司直在炎洲里受到了炎帝的影響,但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寄托祝福和期望了。
中文譯文:
番禺萬里路,遠客片帆過。
盛府依橫海,荒祠拜伏波。
人經秋瘴變,鳥墜火云多。
誠憚炎洲里,無如一顧何。
詩意和賞析:
《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是一首表達對遠客的思念和祝福的送別詩。詩人通過描繪嶺南的風景和歷史傳說,表達了對遠客的關切和擔憂。
在描繪風景方面,詩人通過描繪番禺的萬里路和片帆的遠行,展示了遠客的辛苦和離別的苦澀。同時,盛府依橫海和拜伏波的情景,增添了神秘和古老的氣息。
在描繪歷史傳說方面,詩人通過提到秋瘴和鳥墜火云,展示了嶺南地區的艱險和特殊。這既是對嶺南地區特殊環境的描繪,也增加了遠客的離別如果嶺南地區盛行瘴癘,那就對遠客張司直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擔憂。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遠客的敬佩和祝福。詩人說他擔心司直在炎洲受到炎帝的影響,但也沒有辦法,只能寄托祝福和期望了。整首詩在表達離別之情的同時,也展示了唐代人對于嶺南地區神秘和艱險的向往和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