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白石山真禪師舊草堂 / 作者:劉長卿 |
惆悵云山暮,閑門獨不開。
何時飛杖錫,終日閉蒼苔。
隔嶺春猶在,無人燕亦來。
誰堪暝投處,空復一猿哀。
|
|
尋白石山真禪師舊草堂解釋: 尋白石山真禪師舊草堂
惆悵云山暮,閑門獨不開。
何時飛杖錫,終日閉蒼苔。
隔嶺春猶在,無人燕亦來。
誰堪暝投處,空復一猿哀。
譯文:
尋找白石山真禪師舊草堂
黃昏的云山讓我感到憂傷,我孤獨地站在門前不愿打開。
什么時候能夠飛行像禪師一樣,整日封閉在藍苔之中。
隔著山嶺,春天仍在,沒有人兒,燕子也不來。
誰能承受這寂寥之地,只有一只猿猴傷心地鳴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詩人站在草堂門前,感嘆著云山的美麗,但卻無法打開閑門。他猶豫著何時能像禪師一樣自由自在地游歷,日日閉鎖在這靜幽的地方。盡管隔著山嶺,春天依然存在,但沒有人,燕子也不會飛來。只有一只孤獨的猿猴仍在那里傷心地哭泣。
這首詩傳達了詩人的寂寞和憂傷之情。他感到無法自由地在春天中游玩,心中的惆悵如同暮云一般籠罩著他。他期望自己能夠像一位禪師一樣,飛行著旅行,盡情地享受自然之美。然而,他只能閉鎖在草堂中,與蒼苔為伍,無法自由地展翅飛翔。他看著春天緩緩溜走,寂寥無人,沒有燕子的鳴叫。最后,只有一只猿猴仍留在這個荒涼的地方,哀叫著表達它的孤獨和傷感。
通過這首詩,詩人劉長卿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憂傷,以及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他通過描繪山景、自然景色和孤寂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無法擺脫世俗、無法實現理想,乃至無法獲得內心的寧靜。這首詩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的環境,以及詩人孤獨的內心世界,讓人深感憂傷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