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蕃曲三首 / 作者:劉長卿 |
吹角報蕃營,回軍欲洗兵。
已教青海外,自筑漢家城。
渺渺戍煙孤,茫茫塞草枯。
隴頭那用閉,萬里不防胡。
絕漠大軍還,平沙獨戍閑。
空留一片石,萬古在燕山。
|
|
平蕃曲三首解釋: 《平蕃曲三首》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組詩,描繪了在西北邊疆與邊蕃民族的斗爭之中,長城邊防的景象。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吹角報蕃營,回軍欲洗兵。
鳴號吹響,回軍準備清洗武器。
已教青海外,自筑漢家城。
已經教導蕃人離開青海地區,自己建造漢家城堡。
渺渺戍煙孤,茫茫塞草枯。
無邊遼闊的邊塞上,烽煙孤升,戍樓寂寞,草木枯黃。
隴頭那用閉,萬里不防胡。
長城頭上有何用?千里邊疆卻無法抵擋胡人入侵。
絕漠大軍還,平沙獨戍閑。
冷漠無情的大軍都已返回,平靜的沙地上只剩下獨自守衛的戍卒。
空留一片石,萬古在燕山。
只留下一片默默守衛的石頭,千萬年來一直矗立在燕山之間。
詩詞通過描繪邊塞上的軍事活動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邊疆防線上的守衛和戰斗的思考和感慨。長城將漢族和蕃民族隔開,但胡人的威脅始終存在。雖然有軍隊駐守和戍卒守護,但長城面臨的挑戰依然艱巨。詩中的冷漠和孤獨感受,凸顯了邊塞風光和守衛生活的殘酷和艱辛。然而,最后一句描寫了一片默默無聞的石頭,象征了長城的堅韌和永恒。詩詞體現了中國古代詩人對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關切,以及對邊塞守衛的崇敬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