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 / 作者:劉長卿 |
山人今不見,山鳥自相從。
長嘯辭明主,終身臥此峰。
泉源通石徑,澗戶掩塵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斷壁,萬壑遍疏鐘。
惆悵空歸去,猶疑林下逢。
|
|
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解釋: 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
山人今不見,山鳥自相從。
長嘯辭明主,終身臥此峰。
泉源通石徑,澗戶掩塵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斷壁,萬壑遍疏鐘。
惆悵空歸去,猶疑林下逢。
中文譯文:
來到棲霞寺東峰,尋找南齊明征君的故居。
山中人今已不見,山鳥卻依然聚集。
他曾發(fā)出長嘯,告別明主,終生將臥在這座峰上。
泉水從石徑中流過,山澗的門戶被塵土覆蓋。
古墓依偎在寒草之中,前朝的思念借由老松傳達(dá)。
片云繚繞斷壁,萬壑中回蕩著疏鐘的聲音。
我心里感慨萬分,空手歸去的時(shí)候,仍然懷疑是否在林中相遇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棲霞寺東峰的景色,表達(dá)了詩人對南齊明征君的思念之情。
詩人在開頭表示山中人今已不見,這里的“山人”指的是南齊明征君。山鳥自相從,意味著山中的鳥兒們聚集在一起,似乎在為南齊明征君送行。
接下來,詩人講述了南齊明征君的事跡,他曾經(jīng)發(fā)過長嘯,告別了明主,選擇了長久地臥在棲霞寺東峰。
詩中還描繪了棲霞寺東峰的景色。泉水從石徑中流過,山澗的門戶被塵土埋沒。古墓依偎在寒草中,前朝的思念借助松樹傳達(dá)出來。片云繚繞在斷壁上,萬壑中回蕩著疏鐘的聲音。這些景象都給人一種幽靜、荒涼的感覺,與明征君的離去相互呼應(yīng)。
最后兩句詩表達(dá)了詩人的心情。他感慨萬分地提到自己即將空手歸去,但仍然懷疑是否曾在林中與南齊明征君相遇。這表達(dá)了詩人對故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整首詩情感真摯,展示了詩人對南齊明征君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時(shí)光的懷念。通過描繪峰上的景色,將詩人與故人的心靈巧妙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整首詩充滿了離愁別緒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