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其樹嶺南,移植此地) / 作者:劉長卿 |
庭種南中樹,年華幾度新。
已依初地長,獨發舊園春。
映日成華蓋,搖風散錦茵。
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
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
|
|
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其樹嶺南,移植此地)解釋: 詩詞:《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其樹嶺南,移植此地)》
庭種南中樹,年華幾度新。
已依初地長,獨發舊園春。
映日成華蓋,搖風散錦茵。
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
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
中文譯文:
種植南中的木蘭樹,年華已經過了幾度的新。
已經適應了這塊新的土地,獨自開放在舊園子里的春天。
映照著太陽形成壯麗的華蓋,搖曳的風將錦茵飛散。
色彩在空中綻放和凋落的地方,芬芳醉人讓來往的人陶醉其中。
菡萏花千盞燈一并點亮,芬芳盛開美麗的一場雨水均勻地降下。
高大的樹枝如果成為槳,渡海也會有良好的理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贊頌了靈祐上人法華院里的木蘭花在嶺南地區移植后的美麗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木蘭花的生長和繁榮,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贊美之情。
詩中以“庭種南中樹”開頭,描繪了木蘭花在庭院中生長的場景。詩人用“年華幾度新”來形容時間的流逝,暗示了美麗的木蘭花已經歷了多年。接著詩人描述了木蘭花在新的土地上獨自綻放的景象,將春天的美麗與舊園子里的記憶聯系在一起。
詩中用“映日成華蓋”來形容木蘭花的美麗,形象地表達了花朵在陽光下形成的美麗形象。而“搖風散錦茵”則描繪了花瓣在微風中輕輕飄散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了詩中的生動景象和花香彌漫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將美麗的色彩和香氣與人們的欣賞和享受聯系在一起。詩中提到“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形容了木蘭花的美麗和香氣給來往的人帶來的愉悅感受。詩人以“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來形容木蘭花的美麗景象。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是如此美麗,就如同一場美麗的雨水均勻地降下。
最后兩句“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詩人借喻木蘭花的高大的枝干,暗示了木蘭花的美麗和堅強,如果成為槳的話,就有了渡海的良好理由,也寄托了詩人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總而言之,這首詩以美麗的木蘭花為主題,描繪了花朵在新的土地上生長和盛放的美麗景象,通過描繪花朵的色彩和香氣,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贊美之情。詩人以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木蘭花的美麗和花香的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