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虞沔州有替,將歸上都,登漢東城寄贈 / 作者:劉長卿 |
淮南搖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怨別離。
早雁初辭舊關塞,秋風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賜,露冕臨人白發垂。
惆悵恨君先我去,漢陽耆老憶旌麾。
|
|
聞虞沔州有替,將歸上都,登漢東城寄贈解釋: 《聞虞沔州有替,將歸上都,登漢東城寄贈》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劉長卿在離開虞州返回長安途中對別離的痛苦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淮南的落葉使客人心感到悲傷,
悠悠的溳水訴說著別離的怨恨。
早早的候鳥別過了邊關,
秋風先一步進入了古城。
腰間佩帶著君主的賜物,
頭上的冠冕顯出歲月的痕跡。
我為被君主搶先離去而憂傷,
漢陽的老人懷念著戰旗和麾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詩人的離別之情來表達他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人在東行歸途中,看到淮南的落葉,感嘆客心悲傷。溳水悠悠,訴說著別離的怨別之情,表達了離別帶給詩人的心痛之感。早早的候鳥別過了邊關,秋風先一步進入了古城,這里表現出詩人抱懷著歸程的急迫和對長安的思念之情。
詩中還提到了詩人身上的腰章和頭上的冠冕,這是表明他是受到君主的嘉獎和尊敬的。然而,詩人內心卻有煩惱與憂傷,他為被君主搶先離去這一事實感到憤慨和傷感。漢陽的老人回憶起了過去的戰旗和麾幢,這是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戰場的回想之情。
整首詩通過寄托詩人對過去的思念和對別離的痛苦,表現了詩人的憂傷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士人多舍棄家園和親人,長求名利而導致一片荒蕪的社會現象,詩人在這荒蕪逐漸成長起來。這首詩既寫了個人的情感體驗,又具備了時代背景,是典型的唐代隋唐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