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 作者:劉長卿 |
扁舟傍歸路,日暮瀟湘深。
湘水清見底,楚云淡無心。
片帆落桂渚,獨夜依楓林。
楓林月出猿聲苦,桂渚天寒桂花吐。
此中無處不堪愁,江客相看淚如雨。
|
|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解釋: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船只行駛在湘江上,而日暮時分,湘江的水清澈透明,天空的云淡淡的,給人一種寧靜深遠的感覺。詩人在桂渚停船,獨自一人夜宿楓林旁邊。楓林下的月亮升起,猿猴的聲音傳來,使得夜晚更加寒冷。同時,桂渚的天氣也變得寒冷,桂花不再盛開。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憂愁和無奈的情緒,江客相互注視,眼淚如雨下。
譯文如下:
扁舟傍歸路,日暮瀟湘深。
湘水清見底,楚云淡無心。
片帆落桂渚,獨夜依楓林。
楓林月出猿聲苦,桂渚天寒桂花吐。
此中無處不堪愁,江客相看淚如雨。
詩意:
這首詩傾訴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無奈之情。扁舟歸航,夕陽西下,湘江的水清澈見底,天空的云朵淡淡,給人以寧靜深遠之感。然而,在桂渚停船的夜晚,夜色中的楓林,月亮的升起以及猿猴叫聲,彰顯了一種沉郁的氛圍。同時,寒冷的天氣和桂花不再盛開,讓詩人感到無處可愁。江客們彼此注視,淚水如雨落。
賞析: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以湘江上的桂渚為背景,描繪了江上歸程中的景物以及夜晚的景象。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通過對景物的刻畫,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和情感。詩人以豐富的形象和對比手法,將湘江的寧靜與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和憂愁相結(jié)合,形成一種凄美而傷感的意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