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秦系征君 / 作者:劉長卿 |
群公誰讓位,五柳獨知貧。
惆悵青山路,煙霞老此人。
|
|
贈秦系征君解釋: 贈秦系征君
蟬鳴登翠巍,螢出入桂林。
寒螿助夜永,繁露減秋深。
華髻蘭堂主,纖手綉衣裀。
杖藜高座聚,宣德煥初音。
臥疾三千里,吟詩百纛神。
馬邑湔城小,登樓攬瓊琚。
上蒼賜吾事,仄白資玄神。
群公盡酬笑,五柳獨知貧。
比目與爭席,開顏頻共春。
人言襄陽好,我道揚子津。
朝暮望素葛,離憂見于陳。
勸爾流年老,胡爲動揺頻。
稻粒千黍賤,蘭塵一省珍。
澤國故廬貧,詩窮管弦新。
何當拄杖看,當煙閉柴門。
彭澤振長策,松坂鼓短裾。
因知寄賦者,爲爾長郢人。
沉中匪解通,回眸方息神。
灞上河山闊,悠然盡我春。
群公誰讓位,五柳獨知貧。
惆悵青山路,煙霞何叨人。
中文譯文:
翠巍的山峰傳來蟬鳴聲,螢火在桂樹林間飛舞。
寒螂陪伴夜長,繁露減少秋深。
華髻的蘭堂主,纖手穿著繡衣裳。
手捧拐杖高Seat聚會,宣德皇帝閃爍的音樂聲。
臥病三千里遠,吟詩一百首神奇的作品。
馬邑湔城雖小,但登上高樓撫摸美玉。
上天賜予了我的使命,讓我去表達深奧的真理。
眾人都向我報答笑聲,只有五柳了解貧困的滋味。
比目魚爭奪座位,好似春天一般歡樂。
人們說襄陽遼闊美好,但我認為揚子津更美。
早晚望著素雅的葛花,離別的憂愁表露在臉上。
勸你不要浪費流失的時光,為什么頻繁地動搖呢?
稻粒千黍價廉,香塵一瓢酒珍貴。
澤國的舊廬很貧窮,但詩歌卻富有新的格調。
何時才能以行如拄杖的方式看待一切,閉上門窗與煙霧為伴。
彭澤湖波萬頃,松坂山叢鼓聲喧囂。
我明白寄托著我的作品,是為了你這位長郢人而存在。
沉思中解決不了困擾,回首方能消解疲憊。
灞上的河山廣闊無邊,舒適地盡情享受著我的春天。
眾人中誰愿讓我位置,只有五柳了解貧困的滋味。
對青山的路感到惆悵,煙霞的夢想為何難以實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寫給秦系征君的一首贈詩。
詩人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山蟬鳴叫、螢火飛舞,寒螂鳴叫、繁露減少的秋天景象。詩人借景抒懷,表達了自己對征君的思念和對現實困境的反思。
詩人以華髻的蘭堂主、手捧拐杖高Seat聚會的宣德皇帝等形象,突顯了征君在官場上的地位和權力,通過比目魚爭奪座位的景象,表達了征君在權位爭奪中的歡樂和憂愁。
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襄陽美好的祝福和對揚子津更美的認同。詩人感嘆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勸導征君不要頻繁地動蕩,應珍惜流年。
最后,詩人以灞上的河山廣闊,表達了自己對征君的祝福和對征君才華出眾的贊美。詩人表示,不論他在何處,都會思念征君,希望征君能夠在紛繁的世事中順利前行,不負眾望。
整首詩的意境空靈,才華橫溢。劉長卿運用富有想象力的詞語,巧妙地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象,并通過美麗的自然景象,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對征君的思念之情。整首詩富有音樂性和節奏感,使人讀來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