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紀行十首·洞山陽(一作洞陽山) / 作者:劉長卿 |
舊日仙成處,荒林客到稀。
白云將犬去,芳草任人歸。
空谷無行徑,深山少落暉。
桃園幾家住,誰為掃荊扉。
|
|
湘中紀行十首·洞山陽(一作洞陽山)解釋: 《湘中紀行十首·洞山陽(一作洞陽山)》
舊日仙成處,荒林客到稀。
白云將犬去,芳草任人歸。
空谷無行徑,深山少落暉。
桃園幾家住,誰為掃荊扉。
譯文:
古時仙人曾居住的地方,如今荒林鮮有客人來。
白云悄悄地將奔犬帶走,芳草紛紛歸于人。
空谷中沒有人行的道路,深山中陽光照射得很少。
桃園中只有幾家人居住,誰會去掃荊棘門前的庭院。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荒涼而幽靜的山谷景象。詩人把這個地方形容為“舊日仙成處”,暗示著曾經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可是如今,仙人已經離開,荒林中幾乎沒有什么游客來訪。
詩中出現的“白云將犬去,芳草任人歸”是一種虛實相生的表達方式。白云將犬帶走,暗示著山谷的孤獨和無人居住,而芳草歸于人,暗示著山谷的寧靜與美麗。
詩中還描寫了空谷無行徑,深山少落暉的景象,強調了山谷的幽靜和與世隔絕。最后一句“桃園幾家住,誰為掃荊扉”則展現出桃園中僅有幾戶人家,而又沒有人愿意去清理門前的荊棘。這句詩意味深長,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人們追求閑適、安逸生活的嘲諷。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展現了一幅寂靜而遺世獨立的山谷景象,同時給人以思考與哲理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