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赦后酬主簿所問 / 作者:劉長卿 |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
|
會赦后酬主簿所問解釋: 會赦后酬主簿所問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中文譯文:
會赦后回答主簿的詢問
江南和海北長久地憶念著彼此,淺水深山將我孤獨地隔開。
重獲太平之后,我已年老,桃源久居卻無法回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官員劉長卿寫于會赦后回答主簿的詢問。詩中表達了作者在長期離鄉離故后的思鄉之情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首兩句“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表明了作者思鄉之情的強烈和持久。無論是在江南還是在海北,作者都長期地思念著故鄉的人和事。而被淺水和深山所隔絕,作者獨自一人掩閉心扉,也暗示了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和遠離家鄉的痛苦。
接下來的兩句“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則展示了作者在異鄉生活的艱辛和不易。等待著太平的到來,雖然終于見到了太平,但作者已經年老。而“桃源久住不能歸”則表明了作者雖然在異鄉找到了安居的地方,卻無法真正回到故鄉,無法與家鄉相見并享受太平的盛世。
整首詩情感深沉,表達了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它也反映了當時詩人一批批離鄉背井的士人在異地生活的困苦和不易。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官員們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渴望,希望能夠重回故鄉,享受太平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