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 / 作者:李曾伯 |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節下樓船。
交情一見歲寒在,世事幾番春夢然。
我亦將歸謀佚老,公今此去類登仙。
一杯且酌長沙酒,莫憶燈棋話漢邊。
|
|
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解釋: 《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袖袂判平山十五年,
喜迎召節下樓船。
交情一見歲寒在,
世事幾番春夢然。
我亦將歸謀佚老,
公今此去類登仙。
一杯且酌長沙酒,
莫憶燈棋話漢邊。
詩意:
這首詩是李曾伯送別徐介卿赴召的作品。詩人在表達對徐介卿離去的祝愿和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寫歲月的流轉、人事的變遷,表達了友情長存、理想追求和對過往歲月的回憶。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徐介卿奉命赴召離別的場景。第一句“袖袂判平山十五年”,揭示了徐介卿在平山任職的時間已經十五年了,意味著他在平山有著豐富的經歷和交情。接著,“喜迎召節下樓船”,表達了詩人對徐介卿受到召喚并乘船離去的喜悅之情。
第三句“交情一見歲寒在”,表達了兩位好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無論歲月如何更迭,友情依然存在。而“世事幾番春夢然”則表明了人事更迭的無常,一切如春夢般虛幻不定。
接下來的兩句“我亦將歸謀佚老,公今此去類登仙”,表達了詩人將要返鄉過上寧靜的晚年生活,而徐介卿此次離去則象征著他將追求更高的境界,類似于登仙一般。
最后兩句“一杯且酌長沙酒,莫憶燈棋話漢邊”,表明詩人將與徐介卿共飲長沙的美酒,但他也勸徐介卿不要過多回憶過往的燈棋之戲,不要過多懷念在漢邊的歲月。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徐介卿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思考與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