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 / 作者:李曾伯 |
天賦經綸滿壯懷,飽於敭歷老其才。
江東見謂無卿比,今世誰能舍我哉。
嶺表分弓寬上雇,淮頭弄印待公來。
玉階宜罄忠言告,聞說天邊有詔催。
|
|
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解釋: 《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天賦經綸滿壯懷,飽於敭歷老其才。
江東見謂無卿比,今世誰能舍我哉。
嶺表分弓寬上雇,淮頭弄印待公來。
玉階宜罄忠言告,聞說天邊有詔催。
中文譯文:
天賦才智充盈壯懷,經歷豐富使其才華日漸成熟。
江東之人稱無人能與徐介卿相比,如今世間又有誰能放棄我呢。
在山嶺之外分別,愿道路寬廣,期待公職的到來。
在淮水之濱履行官印,等待著官方的召喚。
在玉階之上,宜將忠誠之言盡情陳述,聽說天邊已有詔書催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李曾伯送別徐介卿時所作,表達了對徐介卿才華出眾、經歷豐富的贊賞和不舍之情。第一句“天賦經綸滿壯懷”,描繪了徐介卿才情出眾、志向遠大的形象。他的經歷使他的才華日益成熟,老而彌堅。江東的人們稱贊他無人可比,顯示出他在文士界的聲望。接著,詩人提問今世間是否有人愿意放棄徐介卿,以凸顯他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徐介卿離別的情景。嶺表和淮頭分別指代地理上的距離,表達了離別的悲傷和期待。徐介卿將離開山嶺之外,向更廣闊的地方發展,而李曾伯則期待著他的公職到來,展開新的篇章。
最后兩句揭示了徐介卿所面臨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他被期望在玉階之上,用盡忠誠之言,向上級官員陳述自己的忠告和建議。詩中還透露出天邊已有詔書催促的消息,顯示了徐介卿受到朝廷的重視和期待。
整首詩通過對徐介卿的贊美、離別的描寫和對他未來使命的凝視,表達了詩人對徐介卿的欣賞和祝福,同時也折射出宋代社會中士人追求官職、為國家貢獻才智的價值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