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興作 / 作者:賈島 |
三年未省聞鴻叫,九月何曾見草枯。
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位正憶皇都。
蘇卿持節終還漢,葛相行師自渡瀘。
鄉味朔山林果別,北歸期掛海帆孤。
|
|
巴興作解釋: 詩詞《巴興作》的中文譯文如下:
三年未省聞鴻叫,九月何曾見草枯。
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位正憶皇都。
蘇卿持節終還漢,葛相行師自渡瀘。
鄉味朔山林果別,北歸期掛海帆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賈島所作,賈島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故鄉美好回憶的追憶。
詩的開頭寫道,他已經三年沒有聽到咯咯的鴻雁聲了,九月時也很少看到枯黃的草木,這說明他已經離開故鄉很久了。接著,詩中提到了他對故鄉的懷念,寒暑交替,他都會思念著家鄉的白社,也就是唐朝皇帝所在的地方。而當他仰望星辰時,他會回憶起唐都長安的美景。
詩中還提到了兩位賢臣:蘇卿和葛相。蘇卿曾經在巴蜀地區擔任過官職,最終返回了中原,而葛相則率軍渡過了瀘水,從巴蜀返回中原。這兩者都是賈島所敬佩的人物。
最后兩句表達了賈島對家鄉特有的味道以及對歸鄉的期待和渴望。他欣賞北方朔山的果實和森林所產生的香氣,同時期待著他能夠乘船回到家鄉。
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賈島對故鄉的眷戀和追憶之情,以及對歸鄉的渴望。這種深深的思鄉之情,使詩充滿了濃厚的鄉情及對家鄉的美好回憶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