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智朗禪師 / 作者:賈島 |
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
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
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
步隨青山影,坐學白塔骨。
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
欲問師何之,忽與我相別。
率賦贈遠言,言慚非子曰。
|
|
贈智朗禪師解釋: 《贈智朗禪師》是唐代賈島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贈詩表達對智朗禪師的贊賞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
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
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
步隨青山影,坐學白塔骨。
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
欲問師何之,忽與我相別。
率賦贈遠言,言慚非子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對智朗禪師的景仰之情。詩人稱智朗禪師為“上人”,表明對禪師的敬稱。詩中用“分明見,玉兔潭底沒”來形容禪師對佛法的洞悉和理解,意思是禪師能看透世事的虛妄和表象,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禪師頗具苦行僧的形象的贊美,稱禪師的外貌“光慘”,即苦行的容貌。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詩人和禪師的相遇和別離,詩人涕泗滿面,告別孔子的祠廟,笑著拜訪禪師的靜修之處,與禪師共同修行。詩人步行在青山之間,從禪師那里學習白塔般堅實的內心。詩人說自己沒有彈琴的才藝,但在修行上比較有進展,表示不拘禮節地追隨佛法。詩人想問禪師的修行之道,但禪師突然離去,使詩人感到痛苦,以此表達了對禪師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禪師高超智慧和苦行修行的敬佩之情,同時也融入了詩人對禪宗修行的向往和追求。賈島以簡練的文字和深沉的思想描繪出了禪宗修行者的形象,展示了唐代文人對佛教思想的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