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游衡岳 / 作者:賈島 |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猶鳴磬,溪頭自曝衣。
有家從小別,無寺不言歸。
料得逢寒住,當禪雪滿扉。
|
|
送僧游衡岳解釋: 送僧游衡岳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猶鳴磬,溪頭自曝衣。
有家從小別,無寺不言歸。
料得逢寒住,當禪雪滿扉。
中文譯文:
送別僧人游衡山
心里明白衡山的路,不怕路上人稀。
在船上還能聽到佛堂的鐘聲,到了山谷自然會曬干衣衫。
即使離開親人的家也要言歸于無寺。
想必會遇到寒冷而停留,與之共修禪修,讓積雪充滿佛房門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賈島送別僧人游蕩于衡山的情景。詩中表達了僧人獨自踏上衡山路途,無論路上人稀與否都不怕寂寞。即使在船上離開佛堂依然能聽到遠處的磬聲,而到了山谷便能曬干濕漉漉的衣衫。僧人離開了自己的家也不會歸去寺廟,意味著離群別親更加深了他的思索和修行。預料到在山上會遇到寒冷的天氣而停留下來,在雪中默默修行。最后一句"當禪雪滿扉"表達了僧人會用修行的心態(tài)和信仰的力量來洗滌內心的灰塵,讓佛門充滿積雪的禪修空間,意味著僧侶會用他們的智慧來奉獻和拯救眾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僧人離開家園、踏上衡山游蕩的情景,表達了賈島對僧人的贊美和對佛教修行的思考。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富于意象的描寫手法,通過描寫船上猶鳴磬聲、溪頭曬衣的情景,展現(xiàn)了僧人獨行山水間的靜謐和禪修的意境。同時,通過與僧人離開家庭與村莊的對照,表達了修行者超越塵俗的決心和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當禪雪滿扉"更加強調了修行者在寒冷天氣中面對困境時仍堅持修行、悟道的決心與堅守。這種執(zhí)著的信仰和追求,給人一種深深的敬仰與感嘆。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運用,展現(xiàn)了詩人對禪修者的理解與贊美,營造了深邃的禪境與悟道的意味,使讀者在品讀中體驗到禪修者獨特的境界與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