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胡人吹笛 / 作者:李白 |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
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
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
|
觀胡人吹笛解釋:
《觀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
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
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中文譯文:
胡人吹奏玉笛,其中有一半是秦地的聲音。
十月的清晨,吳山上的梅花飄落在敬亭上。
聽到出塞的曲調,憂愁之情涌上心頭,淚水濕透了臣子的戰袍。
卻望著通往長安的道路,心中充滿對主人的思念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李白對邊塞戰事的思念和對國家的憂慮之情。胡人吹奏的玉笛帶有秦地的聲音,意味著戰爭的殘酷和邊塞的危險。詩中的十月,是秋天收獲的季節,但吳山上的梅花卻飄落在敬亭上,寓意著悲涼和戰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痛苦。詩人愁聞出塞曲,淚水滿滿,表達了對邊塞戰事和犧牲的臣子的同情之情。詩的最后,詩人望著通往長安的道路,心中充滿了對主人(可能是皇帝)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整首詩憑著簡潔樸實的語言,生動地表現了戰爭帶來的苦難和人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通過胡人吹笛的形象,詩人將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國家的憂慮轉化為強烈的意境和情感,展示了李白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