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懼讒 / 作者:李白 |
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眾女妒蛾眉,雙花競春芳。
魏姝信鄭袖,掩袂對懷王。
一惑巧言子,朱顏成死傷。
行將泣團扇,戚戚愁人腸。
|
|
懼讒解釋:
《懼讒》
二桃殺三士,
詎假劍如霜。
眾女妒蛾眉,
雙花競春芳。
魏姝信鄭袖,
掩袂對懷王。
一惑巧言子,
朱顏成死傷。
行將泣團扇,
戚戚愁人腸。
中文譯文:
兩顆桃子害死了三個士兵,
難道這把劍不是真劍而像霜一樣?
眾女子嫉妒蛾眉的美,
兩朵花爭相斗艷。
魏姝相信鄭袖的話,
掩著袖子面對懷王。
一個被巧言迷惑的子弟,
紅顏成了死傷。
行將淚水滴在手扇上,
傷心痛苦如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誹謗和謊言帶來的傷害的憂慮。作者通過“二桃殺三士”來比喻惡意中傷他人,表示謠言的力量可以毀滅是非,這也是他感到恐懼的原因。接著,他借用“詎假劍如霜”的形象暗示,雖然謠言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力,但它像冰冷的寒霜一樣能夠凍結人們的心靈,讓人心生畏懼。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將目光轉向了女性之間的嫉妒競爭。他表達了眾女子對美貌的渴望,并暗示這種嫉妒競爭會帶來傷害。通過描寫魏姝和鄭袖的故事,作者指出巧言謊語可以成為傷害別人的武器,美貌可以成為傷害和悲傷的來源。
最后,作者以自己的身世經歷寫出了內心的痛苦和愁緒。他描繪了自己行將泣出的情景,表達了對謠言和惡意中傷的悲痛和困擾。
整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表達了對誹謗和謊言的憂慮以及對人性的思考。雖然詩中運用了具體的情境和描寫,但蘊含的是更深層次的哲學思考,是充滿智慧和敏銳觀察力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