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東門觀刈蒲 / 作者:李白 |
魯國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揮鐮若轉月,拂水生連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須。
織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娛。
羅衣能再拂,不畏素塵蕪。
|
|
魯東門觀刈蒲解釋:
《魯東門觀刈蒲》是一首唐代詩,作者是李白。詩中描繪了魯國的初霜時節,人們刈割蒲草的場景。詩人以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刈割蒲草的過程,表達了對蒲草的珍愛和對清夜娛樂的向往。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魯國的初霜時節,蒲草開始被割取。
揮動鐮刀猶如轉動的月亮,拂過水面形成連珠波紋。
這種蒲草是最可珍貴的,何必去追求那貴重的龍須。
將蒲草編織成玉床和席子,樂意享受清夜的娛樂。
羅衣可以再次拂去,不害怕黃沙的揚起。
這首詩旨在表達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以及對簡單快樂生活的向往。詩中的蒲草被描繪得美麗而珍貴,與貴重的龍須形成對比。詩人通過蒲草的形象,傳達了追求簡單而純粹的心情。他以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展示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
此外,詩中還描繪了魯國的初霜時節,猶如初秋之時,景色宜人而寧靜。詩人通過描繪蒲草刈割的過程,表達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機。他希望把蒲草制作成玉床和席子,以享受清夜的娛樂,寄托了對自由和快樂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展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感悟,傳達了對簡單快樂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清夜的娛樂的渴望。通過描繪蒲草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和簡樸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