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書懷(一作秋日南游書懷) / 作者:李白 |
北風吹海雁,南渡落寒聲。
感此瀟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
始探蓬壺事,旋覺天地輕。
澹然吟高秋,閑臥瞻太清。
蘿月掩空幕,松霜結前楹。
滅見息群動,獵微窮至精。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
|
秋夕書懷(一作秋日南游書懷)解釋:
秋夕書懷(一作秋日南游書懷)
北風吹海雁,南渡落寒聲。
感此瀟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
始探蓬壺事,旋覺天地輕。
澹然吟高秋,閑臥瞻太清。
蘿月掩空幕,松霜結前楹。
滅見息群動,獵微窮至精。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中文譯文:
北風吹動海上的候鳥,它們南飛時發出寒冷的聲音。
我感受到了這些瀟湘之客的流浪情懷。
我心中懷揣著滄海和滄洲,幻想著游走在赤城山脈之間。
初次探尋蓬壺的奧秘,頓時感覺天地輕飄飄的。
沉靜地吟唱著這高遠的秋天,悠閑地躺臥著眺望太清。
月亮像是隱藏在藤蘿的簾幕之后,松樹上的霜結成了前庭的屏障。
世間的喧囂已經消失不見,只留下微弱的聲息,追逐細微之物的精妙。
桃花源水永遠流淌,可以保護著我生命的延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李白在秋天思鄉的心情。他借助北風吹動海上的候鳥、南渡時發出的寒冷聲音,來表達自己思念鄉土的情感。他用“瀟湘之客”來指代自己,表達了流浪者的孤獨和無常的境遇。接著,他將自己的思緒延伸到滄海滄洲和赤城山脈,想象自己在那里游蕩,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在探索了蓬壺的奧秘后,他感覺到天地虛無飄渺之感,體會到了世間萬物的輕飄飄。接著,他用悠閑地吟唱和躺臥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藤蘿掩蓋的月亮和松樹上結成的霜給人一種寧靜和冷寂的感覺,這一景象象征著世界的靜止與凝固,只有微弱的聲息追尋細膩的事物。最后,他寫道桃花源水永遠流淌,可以保護自己的生命。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李白的情感和思緒,表達了思鄉和渴望自由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精細描繪以及對心境的抒發,使整首詩時而恣意而豪放,時而含蓄而沉靜,表現出李白那獨具才華和豪放的個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