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 / 作者:晁補之 |
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數斗。
我莊當水窮,乃比石田瘦。
尚無東陵瓜,況有南山豆。
天雨不可期,且復鞭牛后。
|
|
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解釋: 詩詞:《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
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數斗。
我莊當水窮,乃比石田瘦。
尚無東陵瓜,況有南山豆。
天雨不可期,且復鞭牛后。
中文譯文:
河水所浸潤,一斛泥數斗。
我莊地水稀,田地比石頭還瘦。
連東陵的瓜都沒有,更不用說南山的豆。
天雨無法預測,只能先趕牛耕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詩人以農田為背景,描繪了田地貧瘠、水源稀缺的景象,并表達了對農田的無奈和困境。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河水浸潤農田的情景,用一斛泥土只能浸潤數斗的比喻,表現出土地貧瘠、水源匱乏的困境。他的莊田水源稀少,田地比石頭還要瘦弱,形容了土地的貧瘠和干燥。
接下來,詩人通過對東陵瓜和南山豆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自己田地的貧瘠。東陵是指京東東陵,因為地勢高而水源充足,所以可以種植出好的瓜果。與之相比,詩人的田地連東陵的瓜都沒有,更別提南山的豆了,暗示了自己的困境和無奈。
最后,詩人提到天雨不可預測,只能趕緊鞭策牛去耕地。這表達了詩人對農田收成的期盼和對天氣變化的無奈。天雨對于農田來說至關重要,但無法預測和控制,只能等待自然的恩賜。詩人以鞭策牛耕地的形象,表達了面對困境時奮發向前、積極行動的精神。
整首詩通過描繪農田的貧瘠和水源匱乏,抒發了詩人對農田困境的感慨和對收成的期望。詩人以農田為背景,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和無奈,同時傳遞出對于努力和積極行動的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