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 / 作者:晁補之 |
霜晴十月玉溪村,見梅開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煙昏。
東西野寺通兩徑,上下竹籬開一園。
落身曲蘗盆盎里,晨坐對花無酒溫。
歸來山月照玉蕊,一杯徑臥東方暾。
羅浮幽夢入仙窟,有屨亦滿先生門。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絕不似人間言。
詩成莫嘆形對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
|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解釋: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霜晴十月玉溪村,
IntheclearfrostofOctober,inthevillageofYuxi,
見梅開早客迷魂。
Iseetheearlybloomingplum,captivatingthevisitors.
山阿若有人含睇,
Ifthereweresomeoneinthemountains,secretlywatching,
跂望不到霜煙昏。
Theywouldgazebutfailtoseethroughthemistyhaze.
東西野寺通兩徑,
Totheeastandwest,twopathsleadtothewildtemple,
上下竹籬開一園。
Aboveandbelow,bamboofencesencloseagarden.
落身曲蘗盆盎里,
Isitdown,mybodybendinglikeacurvedtwig,
晨坐對花無酒溫。
Morningsitsfacingtheflowers,withoutthewarmthofwine.
歸來山月照玉蕊,
Returninghome,themountainmoonshinesonthejadestamens,
一杯徑臥東方暾。
Withacupinhand,Iliedownalongtheeasternhorizon.
羅浮幽夢入仙窟,
IntheLuofuMountain'ssecludeddreams,Ientertheimmortalcave,
有屨亦滿先生門。
Evenmystrawsandalsfillthedoorwayoftheesteemedgentleman.
欣然得句荔支浦,
Joyfully,IcapturetheessenceofLiZhipu'swords,
妙絕不似人間言。
Sublimeandincomparable,unlikeordinaryspeech.
詩成莫嘆形對影,
Whenthepoemiscomplete,donotlamentitsreflection,
尚可邀月成三樽。
Still,wecaninvitethemoontofillthreecups.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在十月的玉溪村觀賞梅花為主題,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以及對自然景色的感受。詩中的描寫語言簡練、意境唯美,通過描繪山中的梅花、竹籬、山月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愉悅。
首先,詩人描述了十月的清晨,霜晴的景象,梅花開放早,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賞,形容梅花的美麗迷人。
接著,詩人以想象的手法,暗示山中或許有人在默默地觀看,但由于云霧的遮掩,無法真正看清梅花的美景,增加了一絲神秘感。
然后,詩人寫道在東西兩側的野寺里,有兩條小徑相通,上下是竹籬圍成的一座花園。這里是作者坐下來欣賞梅花的地方,但是他卻沒有酒來溫暖身心,強調了一種清靜、淡泊的心境。
隨后,詩人回到家中,山月照耀著梅花的花蕊,他手持酒杯躺在地上,與月亮為伴。羅浮山是道教的圣地,詩人用“羅浮幽夢”形容自己進入了仙境,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最后,詩人欣喜地得到了一句詩句,作者稱之為“荔支浦”。這句詩句妙絕非凡,超越了凡俗之言。詩人在結束之際,提醒讀者不要局限于文字的形式,更加注重詩意的把握。盡管詩已完成,但仍可以邀請月亮,象征著美好的事物,來共享三杯美酒,進一步增添詩意的浪漫情調。
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以及對清靜、淡泊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霜晴、山月、竹籬等,以及比喻、擬人等手法,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詩人通過與梅花的對話和與山月的交流,抒發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表達了對清靜、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對超越凡俗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幅靜謐美好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詩意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