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彥遠相州道中二首 / 作者:晁補之 |
朝入一幾縱,暮入一幾橫。
黃卷值昔人,歡與相逢迎。
孫子謝口語,阮生勞目睛。
登亦豈必喑,籍猶未能盲。
學非經世具,所貴自知明。
仁義有不然,失時悲戰泓。
一生屐幾量,況欲俟河清。
動與道彌遠,靜于理逾精。
君能問舍往,吾亦賣刀行。
|
|
次韻彥遠相州道中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所作,題目是《次韻彥遠相州道中二首》,屬于宋代作品。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次韻彥遠相州道中二首》
朝入一幾縱,暮入一幾橫。
黃卷值昔人,歡與相逢迎。
孫子謝口語,阮生勞目睛。
登亦豈必喑,籍猶未能盲。
學非經世具,所貴自知明。
仁義有不然,失時悲戰泓。
一生屐幾量,況欲俟河清。
動與道彌遠,靜于理逾精。
君能問舍往,吾亦賣刀行。
詩詞的中文譯文:
早晨進入一條直路,傍晚進入一條橫路。
黃色的卷軸代表著過去的人們,歡迎他們的到來。
孫子謝絕了言辭,阮生勞累了眼睛。
即便攀登也不至于啞口無言,即使有籍貫也不至于完全無知。
學習并非僅僅是了解世事,更重要的是自我認知的明晰。
仁義也有時會失去作用,錯過時機令人悲嘆。
一生中經歷過多少挫折,何況等待更好的時機。
行動使心靈變得寬廣,靜心使理性更加精深。
如果你能問及我的過去,我也會把我的刀賣掉去旅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人生和學問的思考。他通過描述朝入一幾縱、暮入一幾橫,暗示人生的道路并不總是筆直的,有時會有曲折和變化。黃卷代表著過去的智慧和知識,晁補之歡迎這些先賢的思想傳承。孫子和阮生分別代表了學者和官員的不同角色,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努力和貢獻。即使是攀登和籍貫,也不能使人完全無言無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認知。學習不僅僅是為了了解世事,更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然而,仁義有時會失去作用,錯過時機會帶來悲傷。作者提到一生中的履歷和挫折,暗示人生的不易和需要抓住時機。行動使人的視野更加開闊,而沉思使理性更加深邃。最后,作者表示如果有人問起他過去的經歷,他也愿意把自己的刀賣掉去旅行,表達了對自由和探索的向往。
這首詩詞思想深刻,通過對人生和學問的思考,表達了晁補之對自我認知、知識傳承和行動的重視。同時,他也揭示了人生的曲折和變化,以及時機的重要性。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