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 / 作者:晁補之 |
幽閑合出昭君村,芳潔恐是三閭魂。
無人嶺上更儇好,不與俗花名合昏。
蒼官森出劍佩列,甲夫密裹旗槍園。
數株臨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溫。
火維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門。
借令驛使能遠致,要比桃李終無言。
豈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
|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解釋: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閑合出昭君村,
芳潔恐是三閭魂。
無人嶺上更儇好,
不與俗花名合昏。
中文譯文:
幽靜的地方融合了昭君村,
美麗而潔凈,恐怕是三閭的靈魂。
山嶺上沒有人,更加嬌艷美好,
不與普通花朵相混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梅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晁補之對梅花的贊美與喜愛。詩人選擇了一個幽靜的地方,稱之為昭君村,將梅花與這個地方相融合。他認為梅花雖然美麗潔凈,卻有著三閭(指春秋時期的國君)的靈魂,顯示出梅花高潔的品質。
詩中提到山嶺上沒有人,指出梅花的高潔不與普通花朵相媲美。晁補之認為梅花在孤傲高潔中展現出更加嬌艷美好的一面,與普通的花朵有著明顯的區別。
詩中還出現了一些象征物,如"蒼官"、"甲夫"、"火維草木百名字"等,這些象征物可能與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有關,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進行進一步的解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梅花高貴潔凈的贊美,以及梅花與普通花朵的區別。它展示了梅花在幽靜高潔中的美麗,以及它獨特的品質和價值。同時,詩中的一些象征物也為詩詞增添了一定的深度和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