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二 / 作者:晁補之 |
東漢有兩士,才智炫一時。
三公往訪事,臥痾亦見辭。
偉明獨不然,小道安取茲。
斯人似水鏡,與世破昏疑。
憂國不為身,百世那可欺。
舉杯相歡屬,是事亦置之。
|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二解釋: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二》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漢時期有兩位才智出眾的士人,他們的才華在當時非常炫目。三公(指三公之職,即司徒、司空、司徒)來拜訪他們,即使他們身患重病也不辭而別。偉明(指其中一位士人的名字)卻不然,他何以能夠從小道上獲得這樣的成就?這個人就像一面水鏡,能夠破除世間的迷惑和困惑。他憂國家大事而不顧個人得失,這樣的人百世之后也難以欺騙。舉杯共慶歡樂,這件事情也不過如此。
詩意:
這首詩以東漢時期兩位才華出眾的士人為背景,展現了偉明的高尚品質和智慧。偉明不僅在學問上有所成就,而且他的憂國憂民之心也是無私的。通過與他人共飲歡樂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偉明的贊美和敬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偉明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質。詩中通過對比和對話的手法,突出了偉明與其他士人的不同。偉明不追求權勢地位,也不以病痛為借口推辭拜訪,他在小道上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他的聰明才智猶如一面水鏡,能夠洞察世間的迷惑和妄想,表現出他的深邃思考和超脫凡俗的智慧。
詩中還強調了偉明的憂國憂民之心。他不為個人得失和享樂所動,而是關注國家大事。這種高尚的情操和為國家貢獻的精神令人敬佩,也體現了作者對偉明的贊美。
最后,詩人以舉杯共慶歡樂的場景作為結束,表達了對歡樂時刻的享受和對偉明所帶來的快樂的贊美。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明確的主題,展示了偉明的非凡才智和高尚品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偉明的敬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