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九 / 作者:晁補之 |
堂堂門下公,英發自初仕。
卷舒固以時,出處不為己。
朝廷登儒輔,德禮民有恥。
岷峨更崢嶸,清風在閭里。
獨醒固不惡,既醉又可紀。
成王訪落時,百室賦盈止。
吾儕為國謀,私愛不足恃。
|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九解釋: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九》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堂堂門下公,英發自初仕。
卷舒固以時,出處不為己。
朝廷登儒輔,德禮民有恥。
岷峨更崢嶸,清風在閭里。
獨醒固不惡,既醉又可紀。
成王訪落時,百室賦盈止。
吾儕為國謀,私愛不足恃。
詩意: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與蘇翰林先生共同創作,以陶淵明的十九首詩為題材進行追和。詩人表達了作為士人的自豪和自省之情,以及為國家社會謀劃的責任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士人自居的詩人視角出發,表達了對士人身份的自豪感。"堂堂門下公,英發自初仕"描繪了詩人的官職和仕途,展現了他的才華和能力。"卷舒固以時,出處不為己"表達了詩人在適當的時候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不是為了個人私利。這種無私的精神是士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接下來,詩人談到了朝廷的儒臣輔佐,強調了道德和禮儀對于民眾的重要性。"朝廷登儒輔,德禮民有恥"意味著朝廷重用儒臣來輔佐國家事務,而民眾也應該有道德和禮儀的自覺。這種觀點體現了儒家思想對于宋代社會的影響。
詩中出現了"岷峨更崢嶸,清風在閭里"的描繪,這可以理解為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岷峨"是指岷江,"崢嶸"表示崇山峻嶺,暗示著國家的壯麗景色。"清風在閭里"則表達了社會的安寧和和諧。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到自己對于飲酒的態度。"獨醒固不惡,既醉又可紀"表明詩人并不排斥飲酒,認為適度的飲酒可以成為人生中的一種紀念和享受。這種態度也體現了士人的豁達和超脫。
最后幾句"成王訪落時,百室賦盈止。吾儕為國謀,私愛不足恃"強調了詩人和士人們的責任感。"成王訪落時"意味著成王追念過去的時光,而"百室賦盈止"則表示士人們作為國家的謀士,盡力為國家社會謀劃,超越個人私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士人的自豪感、責任感和豁達心態。詩人通過自述自身的境遇和對社會的思考,表達了對士人身份的自豪和對國家社會的關切,強調了士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和責任。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思想風貌,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