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六 / 作者:晁補之 |
王道無偏黨,此語聞諸經。
高賢如大海,亦以眾流成。
文饒嘆維州,刀鋸人所更。
相如后私怨,此語驚秦庭。
小人慮事疏,妄意鹽車鳴。
安得如江酒,洗我塵垢情。
|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六解釋: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六》是晁補之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六
王道無偏黨,此語聞諸經。
高賢如大海,亦以眾流成。
文饒嘆維州,刀鋸人所更。
相如后私怨,此語驚秦庭。
小人慮事疏,妄意鹽車鳴。
安得如江酒,洗我塵垢情。
譯文:
和蘇翰林先生飲酒二十首,以同韻追和陶淵明的十六首詩。
王道沒有偏向的黨派,這一觀點可以在經書中得到印證。
偉大的賢者如同浩渺的大海,也是由眾多小溪流匯聚而成的。
文人對于維州的嘆息,刀鋸卻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相如之后的私怨,這番言論震驚了秦朝的宮廷。
小人們只關注瑣事,妄想著鹽車的轟鳴。
我恨不能像江水一樣的美酒,來洗滌我沾染的塵垢情感。
詩意和賞析: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六》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于王道(指合乎道德和公正的統治方式)的贊頌和對于小人之見的批判。
詩中提到王道沒有偏向的黨派,這一觀點得到了經書的支持,表明晁補之對于正義和公正的重視。他將偉大的賢者比作浩渺的大海,強調了眾多小溪流的聚合力量,暗示了眾人的共同努力可以創造偉大的事業。
詩中還描繪了對于維州的嘆息,指出刀鋸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暗示了社會的變遷和人們對于時代變革的感慨。
晁補之提到了相如,指責他因私人怨恨而揚言動搖秦朝的穩定,表達了對于私心和私利的警示。
最后,晁補之以洗滌塵垢的意象,表達了他對于淡化世俗煩惱、追求內心純凈的向往。他希望能夠像江水一樣的美酒,洗去他內心的瑕疵和不潔。
整首詩詞傳達了晁補之對于道德正義、眾人力量的贊美,對于私心私欲的批判,以及對于內心凈化、追求精神升華的向往。通過對于社會和個人層面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于理想社會和純凈心靈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