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無極以道寄金山寺佛監五絕三 / 作者:晁補之 |
鹙子猶應昧此緣,室中那有久如天。
饒師擲過三千界,浮玉西津故儼然。
|
|
次韻無極以道寄金山寺佛監五絕三解釋: 《次韻無極以道寄金山寺佛監五絕三》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鹙子猶應昧此緣,
室中那有久如天。
饒師擲過三千界,
浮玉西津故儼然。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晁補之對禪宗佛教的思考和感悟。詩中描述了一個修行者的境遇,他或許是一只鹙鳥,或者是一個修行精進的人。他在塵世中生活,卻難以領悟無上的真理。他居住的室內,雖然時間過去很久,卻沒有達到與天地一樣永恒的境界。然而,他依然虔誠地向佛教的導師請教,探索超越三千世界的真理。他的修行就像漂浮在西津(指寶船)上的美玉,依然保持著莊嚴的姿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禪宗修行者的境遇和追求。詩中的鹙子被視為一個隱喻,代表著在塵世中迷失的人們。他們生活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難以領悟無窮無盡的宇宙真理。然而,他們仍然保持著對智慧和解脫的渴望,虔誠地向佛教的導師請教。詩中的“三千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觀,意味著修行者超越有限世界的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修行者的境界,他們的修行狀態如同漂浮在西津上的美玉,莊嚴而不凡。
整首詩表達了晁補之對禪宗修行的理解和追求,同時也揭示了人類在有限世界中追求無限真理的努力。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展現了晁補之對禪宗修行的理解和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