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仁復示怨句次韻 / 作者:晁補之 |
聞說高情久沉寥,縶維誰與永今朝。
五車猶累方書好,萬物先從辯說雕。
已向季咸心獨醉,更緣順子意都消。
清秋璧月涼如水,莫遣纖云翳紫霄。
|
|
求仁復示怨句次韻解釋: 詩詞:《求仁復示怨句次韻》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聞說高情久沉寥,
維誰與永今朝。
五車猶累方書好,
萬物先從辯說雕。
已向季咸心獨醉,
更緣順子意都消。
清秋璧月涼如水,
莫遣纖云翳紫霄。
中文譯文:
聽說高尚的情感已經長時間被遺忘,
誰能與我一同在今天復興。
五車之書仍然繁重,但仍然受人喜愛,
萬物都從辯說和雕琢開始。
我已沉醉于季咸的心境之中,
再也無法消逝,因為我追隨他的意愿。
清秋的明月如水般涼爽,
請不要讓輕紗云彩遮蔽紫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寫的,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這首詩詞以表達對高尚情感的追求為主題,同時也暗示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詩人表達了對高尚情感的渴望和思念。他說高尚的情感久已被沉寂,希望能夠與有同樣追求的人一同在當下復興。這里的"高情"指的是道德、仁愛和高尚的情感,而"沉寥"則暗示了這種情感已經被時代的浮躁和紛擾所掩埋。
其次,詩人通過"五車方書"和"萬物辯說雕"的描繪,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知識的重視。盡管文化傳承的過程可能艱辛,但這些知識和智慧的積累是受人喜愛和追求的。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季咸的心境的傾慕。他說自己已經沉醉其中,無法自拔,因為他追隨季咸的意愿。這里的"季咸"可能是指一個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質的人物,詩人將自己視作他的追隨者。
最后,詩人以清秋的明月來比喻高尚情感的純凈和清潔,并表達了自己對高尚情感被瑣事所遮蔽的憂慮。他希望不要讓輕紗云彩遮蔽了那美麗的紫霄,也就是高尚情感的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高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實社會的反思。這首詩詞通過意象的運用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晁補之對人性和道德價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人之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