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竹 / 作者:晁補之 |
秋風多煩冤,竹是歲寒物。
朝寒階玲瓏,暮寒階恤勿。
翻然下一葉,未覺瘦崷崒。
豈無陳根旁,寂莫眾頭屈。
何時雷填填,看爾射地出。
|
|
秋竹解釋: 《秋竹》是晁補之創作的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風多煩冤,
竹是歲寒物。
朝寒階玲瓏,
暮寒階恤勿。
翻然下一葉,
未覺瘦崷崒。
豈無陳根旁,
寂莫眾頭屈。
何時雷填填,
看爾射地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秋天中竹子的形象和寓意。詩人通過秋風、寒冷的階梯和竹子的形態,表達了歲月的變遷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竹子在寒冷的季節中仍然屹立不倒,象征著堅強的品質和不屈的意志。詩人期待著雷雨的到來,希望能見證竹子在逆境中的頑強生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中竹子的形象和意象。首句“秋風多煩冤”,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秋風帶來的煩惱和困擾。接著,“竹是歲寒物”一句表明竹子是在寒冷季節中生長的植物,強調了其堅韌的品質。
下面兩句“朝寒階玲瓏,暮寒階恤勿”,通過描繪階梯的冰冷,進一步突出竹子在嚴寒環境中的頑強。這里使用了“玲瓏”和“恤勿”兩個形容詞,增加了形象的感染力。
“翻然下一葉,未覺瘦崷崒”這兩句表達了竹子枝葉的柔軟與堅韌,即使在長期的風霜中也能保持生機。通過描述竹子的生長狀態,詩人表達了對生命力和頑強精神的贊美。
接下來的兩句“豈無陳根旁,寂莫眾頭屈”,以反問句的形式,表達了竹子的孤獨和堅毅。它們獨自生長,沒有其他植物做陪伴,但仍然屹立不倒,不屈不撓。
最后兩句“何時雷填填,看爾射地出”表達了詩人期待竹子在逆境中迎接挑戰,展示勇氣和力量的意愿。雷雨的到來被視為一種考驗,詩人希望看到竹子在雷雨中蓬勃生長,向世人展示其無畏的精神。
整首詩詞通過對竹子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堅韌、頑強和勇氣的贊美,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自身和人生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人們對困境中的生命力的渴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