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同前) / 作者:晁補之 |
小園過午,便覺涼生翠柏。
戎葵閑出墻紅,萱草靜依徑綠。
還是去年,浮瓜沈李,追涼故繞池邊竹。
小筵促。
忽憶楊梅正熟。
下山南畔,畫舸笙歌逐。
愁凝目。
使君彩筆,佳人錦字,斷弦怎續。
盡日欄干曲。
|
|
訴衷情(同前)解釋: 詩詞:《訴衷情(同前)》
作者:晁補之(宋代)
小園過午,便覺涼生翠柏。
戎葵閑出墻紅,萱草靜依徑綠。
還是去年,浮瓜沉李,追涼故繞池邊竹。
小筵促。忽憶楊梅正熟。
下山南畔,畫舸笙歌逐。
愁凝目。使君彩筆,佳人錦字,斷弦怎續。
盡日欄干曲。
中文譯文:
小園過了午時,感覺到涼意生出翠綠的柏樹。
戎葵悠閑地爬出墻外綻放紅花,萱草靜靜地依附在綠色的小徑上。
還是去年的景象,浮瓜沉李,追逐涼意繞過池塘邊的竹林。
小筵席匆忙擺放。突然想起楊梅正熟的時節。
下山來到南畔,畫船載著笙歌歡唱。
愁思凝結在眼中。使君的彩筆,佳人的錦字,斷了的琴弦怎能續接。
整日倚在欄桿上,演奏著曲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通過描繪小園中的景物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愁思。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小園午后的清涼景象,翠綠的柏樹、綻放的戎葵花和靜謐的萱草,展現了一個寧靜而生機盎然的環境。詩人回憶起去年的時光,描述了浮瓜沉李、繞池邊竹林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然而,詩中的景色和回憶只是烘托詩人內心愁思的背景。小筵席的忙碌和突然想起楊梅成熟的時刻,進一步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戀之情。接著,詩人轉移到山下的南畔,描繪了畫船笙歌的熱鬧場景,但詩人的愁思卻凝結在眼中,無法消散。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使君的彩筆和佳人的錦字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而斷弦卻無法再續,暗示了失去的無法恢復。整日倚在欄桿上彈奏的曲調,顯露出詩人內心的憂傷和無奈。
這首詩以清新雅致的語言描繪自然景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交融,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愁思。同時,詩中的回憶和對逝去時光的思索,以及對美好事物失去和無法恢復的痛苦感受,使得這首詩在恬靜的景色之下透露出一種濃郁的憂傷與無奈,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午后的小園景色,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情感思緒,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戀和無奈。詩中的翠柏、戎葵花和萱草,以及回憶中的浮瓜沉李和繞池邊竹林,都展現了一個寧靜而生機盎然的環境。然而,詩人內心的愁思和憂傷也逐漸浮現出來,尤其體現在使君彩筆、佳人錦字和斷弦無法續接的意象上。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交融,將自然景物與詩人內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清新而憂傷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