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田樂(同前) / 作者:晁補之 |
春又去,似別佳人幽恨積。
閑庭院,翠陰滿,添晝寂。
一枝梅最好,至今憶。
正夢斷,爐煙裊,參差疏簾隔。
為何事、年年春恨,問花應會得。
|
|
歸田樂(同前)解釋: 《歸田樂(同前)》是晁補之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離去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又離去,像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心中積存著深深的憂傷。在寧靜的庭院里,翠綠的陰影遍布,增添了白天的寂靜。其中一枝梅花最為出色,至今我仍然懷念著它。正當我美夢剛醒,爐煙裊裊,參差不齊的簾幕將我們隔開。為了何事,每年的春天都充滿了悲傷,我問花兒,它應當能夠明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離去和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春天象征著生機和美好,但它轉瞬即逝,作者感到悲傷和無奈。詩中的庭院和翠陰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與白天的寂靜相得益彰。作者對一枝梅花的懷念表明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疑問,為何每年的春天都充滿了悲傷,他期待花兒能夠給予答案。
賞析:
《歸田樂(同前)》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情感體驗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的春天被賦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像是一位離別的佳人,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美好時光逝去的無奈和懷念之情。描寫庭院的翠陰和晝寂,以及一枝梅花的美好形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氛圍。詩中的爐煙和簾幕的描寫增加了一絲朦朧的意象,使得讀者仿佛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迷茫和思緒的隔閡。最后的疑問和期待,給詩詞增添了一層思辨的意味,使讀者在賞析中思考人生、時光和美好的流逝。
晁補之是宋代文學家,他的詩詞以清麗、婉約而脫俗著稱。這首詩詞憑借其簡潔、意味深遠的表達方式,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