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 作者:李白 |
廓落青云心,交結黃金盡。
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
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
綠蘿長不厭,卻欲還東山。
君為魯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繼趙平原,偏承明主恩。
風霜推獨坐,旌節鎮雄藩。
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
才高幕下去,義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峽猿。
東風春草綠,江上候歸軒。
|
|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解釋: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廓落青云心,交結黃金盡。
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
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
綠蘿長不厭,卻欲還東山。
君為魯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繼趙平原,偏承明主恩。
風霜推獨坐,旌節鎮雄藩。
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
才高幕下去,義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峽猿。
東風春草綠,江上候歸軒。
中文譯文: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千秋凄凄,前途茫茫,內心猶如荒郊一樣落寞。
曾經的金山銀山已經化作春泥,富貴與現實相忘。
富貴之人忽如輕笑,似乎他們從未經歷過輝煌。
歲月的磨損在他們額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一度盛極時難再回。
大地的能源從石頭中涌出,讓人不禁想問牽馬之間發生了何事。
但愿青蔓長得不厭倦,但同時又渴望回到東山故鄉。
你是魯國的曾子,面對高堂,虛心行禮。
叔幕繼承了趙平原的位置,特別受到明主的青睞。
你以風霜的堅守推動著自己的孤獨,旌節守護邊疆。
身穿士子的服飾,手持金鉞,美麗如蛾眉,而又能談笑自若,開啟玉樽。
才華高超的你從朝廷的幕府中辭職,義重于林間之言。
在水邊住宿,以月光為伴,聽著霜降啼哭的三峽猿鳴。
東風吹過,春草綠了,我在江邊等待你歸來的馬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為趙判官赴新任所剛任命的職位而寫的送別詩。詩中表達了李白對趙判官前途的擔憂和自己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趙判官的品德和才華。整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起伏和變遷,以及深深的情感。
作者運用直接的描寫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富貴和權勢的看法,認為這些財富和地位是虛無縹緲的,易逝的。詩中提到的"巨源咄石"這句話具有象征意義,表達了作者對于權勢和財富的質疑和疏離感。
詩中還描繪了叔幕的高潔品質,以及他在邊疆鎮守的嚴肅和辛勤。叔幕被賦予了秉金鉞和擁有美麗容貌的形象,這既展現了他的能力和威嚴,又給予了他溫文儒雅的特質。
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不可逆轉的命運的感慨。作者以個體的經歷表達了普遍的主題,讓讀者對生命的變遷和短暫性有了更深的感受。
詩的最后一句是作者對趙判官的祝福,表示他在江邊等待趙判官的歸來,寄望著他能夠平安歸來,繼續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