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狀詩寄楊、白二員外(時知制誥) / 作者:元稹 |
天門暗辟玉琤鍧,晝送中樞曉禁清。
彤管內人書細膩,金奩御印篆分明。
沖街不避將軍令,跋敕兼題宰相名。
南省郎官誰待詔,與君將向世間行。
|
|
內狀詩寄楊、白二員外(時知制誥)解釋: 《內狀詩寄楊、白二員外(時知制誥)》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一首詩。詩人在信中向朋友楊、白二位員外講述了自己在皇宮中服侍皇帝的情形,表達了自己對朝廷工作的熱愛和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述了天門暗暗地敞開,玉琤鍧(指宮廷的樂器)奏曲在白天送達朝廷,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彤管(宮廷內使用的彤管筆)內人細心地書寫著皇帝的命令,被認真地封印在金奩中,使得皇帝的御印和篆刻非常清晰可辨。即使面對將軍的命令,這份內狀也沖出街道,不懼怕任何人,詩人還用冒犯朝廷高官和寫批示給宰相的方式來表達這份內狀的重要性。
最后,詩人詢問楊、白二員外在南省郎官的職位上是否曾經接到皇帝的詔令,希望能夠與他們一起出使世界,踏上旅途。
這首詩詞描繪出了一個細致入微的皇宮畫面,展現了詩人對朝廷事務的投入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描述宮廷的細節以及對朋友的思念,詩人同時表達了自己對于能夠離開宮廷,到外界見識更廣的渴望。整首詩揭示了詩人對權力的看法和對自由的追求,體現了唐代士人思想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