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意 / 作者:白居易 |
常聞南華經,巧勞智憂愁。
不如無能者,飽食但遨游。
平生愛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來潯陽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與時沉浮。
朝餐夕安寢,用是為身謀。
此外即閑放,時尋山水幽。
春游慧遠寺,秋上庾公樓。
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
身心一無系,浩浩如虛舟。
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
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
|
|
詠意解釋:
《詠意》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的贊頌。
詩詞的中文譯文:
常聽說南華經,巧思和憂愁。
不如無能愚,吃飽游四周。
平生喜愛道,如今近于此。
自從潯陽郡,四季匆匆過。
不分是非黑白,只隨時間浮沉。
早餐晚安息,為此是身體安排。
除此以外,就是放松閑逛。
時常找尋山水幽,春天去慧遠寺,
秋天登上庾公樓。
或吟寫一首詩,或喝茶一杯。
身心都無牽掛,宛如在船上暢游。
富貴也有煩惱,煩惱在于心中的憂愁。
貧賤也有歡樂,歡樂在于自由自在。
詩意和賞析:
詩人在《詠意》中表達了他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贊頌。不論是聰明能干還是無能愚笨,他都認為自由的生活更為快樂。他欣賞道德人生的價值,認為它比富貴更為重要。他也強調了時間的匆匆流逝,及時行樂的重要性。詩人通過描寫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和人生的追求。
整首詩以輕快的語言節奏展示了詩人對于追求自由無拘束的人生態度。通過生動的詞句描繪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場景和純粹的心境,讓詩人表達了對富貴和貧賤的理解和領悟。詩人通過比較貧賤和富貴兩種生活狀態,強調了內心狀態的重要性。他認為,富貴并不一定帶來幸福,真正的快樂在于內心的自由和滿足。整首詩意境優美,格調高雅,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體現了白居易在文學創作上的卓越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