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作者:文天祥 |
袞衣坐縲絏,世事亦堪哀。
枕外親炊黍,爐邊細畫灰。
無人淚垂血,何地骨生苔。
風雪江南路,夢中行探梅。
|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解釋: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穿著華麗的袞衣,坐在牢房里。
世事變遷,令人感慨。
枕頭外面親手煮黍米,爐邊飄著細細的灰燼。
沒有人流淚至血,哪里有苔生在骨頭上。
風雪覆蓋著江南的道路,夢中我穿行探尋梅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獄中的境遇和內心感受。作者以華麗的袞衣作為開頭,暗示了自己曾經的榮華富貴與現在的困頓相對比。他坐在牢房里,思考著世間的變遷,感慨萬分。他親手煮黍米作為食物,爐邊的細細灰燼則象征著苦難和艱辛的生活。詩中提到沒有人的淚水可以流到血,以表達作者的孤獨與無奈。最后,他描述了風雪覆蓋江南的景象,這可能是作者懷念故鄉的意象。在夢中,他穿行江南的道路,尋找梅花,表達了他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通過袞衣、黍米、灰燼等形象的運用,詩中表達了作者的悲涼與無奈。詩的結構簡潔緊湊,每一句都承載了深刻的情感和意象。作者巧妙地使用對比手法,通過描繪自身的困境和對理想的追求,表達了對生活和自由的熱愛。整首詩詞充滿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詩中的江南風雪和梅花意象也為詩詞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希望。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