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亭晚望殘水 / 作者:白居易 |
湖上秋泬寥,湖邊晚蕭瑟。
登亭望湖水,水縮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滅浮殘日。
流注隨地勢,洼坳無定質。
泓澄白龍臥,宛轉青蛇屈。
破鏡折劍頭,光芒又非一。
久為山水客,見盡幽奇物。
及來湖亭望,此狀難談悉。
乃知天地間,勝事殊未畢。
|
|
湖亭晚望殘水解釋:
湖亭晚望殘水
湖上秋泬寥,湖邊晚蕭瑟。
登亭望湖水,水縮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滅浮殘日。
流注隨地勢,洼坳無定質。
泓澄白龍臥,宛轉青蛇屈。
破鏡折劍頭,光芒又非一。
久為山水客,見盡幽奇物。
及來湖亭望,此狀難談悉。
乃知天地間,勝事殊未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湖亭晚上觀賞湖水時的景象。作者以簡潔而精妙的語言,通過描繪水的變化、光線的明暗以及水中形態的轉變,展示了自然界變幻多姿的美景。整首詩篇章協調而流暢,用詞貼切,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欣賞。
詩人首先描繪了湖上的風景:湖面上的秋泬朦朧,湖邊的景色在夜晚顯得凄涼蕭瑟。接著,詩人登上亭子,望著湖水,發現湖水變淺,一部分湖水由深處浮現出來,在水中可以看見底部。清澈的水面因為早霜的洗禮而更為純凈,明亮與暗淡的光線隨著殘日的轉變而閃爍變幻。水的流動與地勢相適應,形成了坑洼,但水的質地卻沒有固定的形態,流注變幻無常。
在湖底水中,清澈的水面如同白龍臥伏,蜿蜒流動的水面如同青蛇盤曲。鏡子破裂劍頭折斷后仍能發出光芒,水面也是如此,明亮與富有光澤的水面不止一種。詩人作為長期旅行山水間的游客,看盡了各種幽奇的景物,但是當他來到湖亭,觀賞湖水時,仍然難以完全描述出這種景象的奇特之處。由此,詩人認識到在天地之間,還有很多美景和奇物他未曾見過,勝景未被完全展示。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描述,展示了唐代文人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通過具體描繪,展示了自然界變幻多姿的美景,以及人與自然的過程中,人類的感悟和駐足欣賞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