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嘆 / 作者:文天祥 |
長安不可詣,何故會皋亭。
倦鳥非無翼,神龜弗自靈。
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飄零。
回首西湖曉,雨馀山更青。
|
|
自嘆解釋: 《自嘆》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安不可到達,為何會來到皋亭。
疲倦的鳥兒并非沒有翅膀,神龜卻沒有自己的靈性。
天地間增添了許多感慨,我的身世卻漂泊無定。
回首望去,西湖在黎明時分,雨過后山巒更加蒼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感慨和對世事的思考。作者首先提到長安,表示那是一個無法到達的地方,象征著他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然后他問自己為什么會來到皋亭,皋亭是一個荒涼的地方,暗示他的困境和迷茫。接著,作者用倦鳥和神龜來比喻自己,倦鳥有翅膀卻無法飛翔,神龜沒有自己的靈性,暗示作者在現實中感到束縛和無力。他感嘆天地間的變化和自己的漂泊無定,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奈和苦悶。最后,作者回首望去,看到西湖在黎明時分,雨過后山巒更加蒼翠,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希望的寄托。
賞析:
《自嘆》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命運的無奈。通過對長安、皋亭、倦鳥和神龜的描繪,作者將自己的困境和無力感生動地展現出來。詩中的感慨和漂泊無定的身世,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痛苦。然而,最后的回首望去,作者看到美麗的西湖和蒼翠的山巒,似乎給予了他一絲希望和慰藉。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文天祥獨特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