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嘆 / 作者:文天祥 |
功業羞前輩,形骸感故吾。
屢判嵇紹血,幾無慶公須。
落落惟心在,蒼他有意無。
江流總遺淚,何止失吞吳。
|
|
自嘆解釋: 《自嘆》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功業羞前輩,形骸感故吾。
屢判嵇紹血,幾無慶公須。
落落惟心在,蒼他有意無。
江流總遺淚,何止失吞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對自己的功業感到羞愧,對自己的身體感到悲傷。他反復思考著嵇紹的血案,幾乎沒有慶祝自己的功績。他的心境落寞,只有內心的堅定。他感嘆蒼天對他的意愿是否有所關注。他的眼淚像江水一樣流淌,不僅僅是為了失去的吳國,更是為了國家的悲劇。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內心的矛盾和憂傷。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羞愧,認為自己無法與前輩相比。他對自己的身體感到悲傷,可能是因為長期的奮斗和憂慮導致了身體的疲憊。他提到了嵇紹的血案,這是指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判處死刑的事件,他對此感到深深的憂慮和無奈。他的心境落寞,但內心仍然堅定,他相信自己的心意是真實的,即使蒼天對他的意愿是否關注,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最后,他用江流遺淚來比喻自己的眼淚,表達了他對國家悲劇的悲傷和痛心,不僅僅是對失去的吳國的思念,更是對整個國家的命運的憂慮。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憂傷,展現了他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關注。它揭示了作者對自己成就的謙遜和對國家悲劇的憂慮,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信念的堅守。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