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哭者 / 作者:白居易 |
昨日南鄰哭,哭聲一何苦。
云是妻哭夫,夫年二十五。
今朝北里哭,哭聲又何切。
云是母哭兒,兒年十七八。
四鄰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發。
余今過四十,念彼聊自悅。
從此明鏡中,不嫌頭似雪。
|
|
聞哭者解釋:
《聞哭者》
昨日南鄰哭,
哭聲一何苦。
云是妻哭夫,
夫年二十五。
今朝北里哭,
哭聲又何切。
云是母哭兒,
兒年十七八。
四鄰尚如此,
天下多夭折。
乃知浮世人,
少得垂白發。
余今過四十,
念彼聊自悅。
從此明鏡中,
不嫌頭似雪。
中文譯文:
昨天南鄰哭泣,
哭聲多么可憐。
據說是妻子哭丈夫,
丈夫只有二十五歲。
今天清晨北村再次哭泣,
哭聲何等沉痛。
聽說是母親哭兒子,
兒子只有十七八歲。
周圍四鄰都有類似的情況,
天下人多夭折。
才知道世間人們,
年輕的就少見白發。
而我今年已過四十,
想到那些人反而欣慰。
從此之后,照鏡子時,
也不嫌頭發如雪。
詩意:
《聞哭者》是白居易寫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他在四十歲時聽到鄰居們為年輕親人哭泣的情景,而他卻感到慶幸自己已經過了青春年華,不再擔心死去的傾向。這首詩揭示了生老病死的現實,以及人們對于生命短暫的思考。
賞析:
白居易以平淡的文字,表達了對生命短暫的深刻感慨。通過描寫鄰居們為年輕親人哭泣的場景,他以對比的方式展現了自己對于年輕時代的思考和從容。
他在四十歲的時候,看到了四周的人們紛紛死去。以此為契機,他感慨地認識到,世間的人們都像浮萍一般,壽命短暫,少有長壽。作為一個年過半百的人,他從這些場景中體悟到了世事無常,看淡了生命短暫的事實,并對自己的境況感到滿足和欣慰。
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對于人生和年輕的深思,展示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白居易以平凡的語句描繪出人們面對死亡時的痛苦和無奈,通過對鄰居們悲痛哭泣的描寫,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同時,他用自己的境況和心態對比,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珍惜。
整首詩讀來平和、淡然,沒有過多華麗的修辭,但卻能引起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珍惜。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的探尋和獨特的看法,傳遞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