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魯頌 / 作者:李白 |
誰道泰山高,下卻魯連節。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
夫子還倜儻,攻文繼前烈。
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
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
|
|
別魯頌解釋:
《別魯頌》中文譯文:誰能說泰山高,下面是卻固守著魯邦的城墻。
誰敢稱秦軍眾,卻能征戰到魯邦的城池。
我獨立于天地之間,清風灑在蘭花上堆積成雪。
夫子回來,仍然英勇傲然,繼續攻打敵人,延續前輩英烈的事跡。
錯落在石頭上的松樹,沒有被秋霜所摧折。
贈言刻在寶刀上,千秋歲月將不會熄滅。
詩意和賞析:《別魯頌》這首詩是李白在表達對魯邦的贊美和對英勇的人們的敬意。詩的前兩句以反問的形式表達了泰山的高大和魯邦的堅固,體現了魯國的堅定和戰斗的精神。接著,詩人以獨立于天地之間的姿態,描述了清風灑在蘭花上的美景,表達了魯國人民充滿力量和勇氣的狀態。夫子回來后,能攻文繼前烈,體現了他們在盡忠職守上的堅持和信念。最后,詩人運用松樹和寶刀的形象,寄托了對魯國歷史的長久和文化的傳承的期望。
這首詩贊美了魯國的堅韌不拔和英勇,展現了李白對魯國的敬佩之情。通過具體的形象描寫和反問句的運用,使詩意深沉而充滿力量。整首詩結構緊湊,用語簡練,充滿了濃厚的豪情壯志,展示出了李白的詩歌才華和對自由獨立的追求。
|
|